2024年6月20日-6月22日,第三屆中國電磁頻譜學術大會在陜西西安順利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子學會、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聯合主辦,安徽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60余家領域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聯合承辦。大會以“跨域協同·電磁賦能”為主題,組織了1場主論壇、21場專題論壇和科技成果產品展,馬遠良、李言榮、黃維、尹浩、楊小牛、蘇東林、張平等7位院士出席會議,270余位專家為大會作精彩報告,千余位科技工作者參加會議。
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李言榮,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贊,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副所長孟飛,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副所長廉杰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西北工業大學楊益新副校長主持開幕式環節。
李言榮書記指出,西北工業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長期為國防科技事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著科技與智力支持,在三航、電子信息、電磁頻譜等方面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電磁頻譜是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電磁頻譜技術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廣大電磁頻譜領域的從業者肩負著推動技術進步、服務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
陳英秘書長指出,中國電磁頻譜學術大會由中國電子學會牽頭發起,旨在為我國電磁頻譜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科研生產、管理及工程應用人員搭建的一個集高端學術交流、科研成果展示、轉化及應用技術合作的重要平臺。他希望廣大電磁頻譜領域從業者能夠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充分交流思想、分享洞見,共同探索和推動電磁頻譜前沿技術在空天地海領域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
上午特邀報告環節,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院研究員尹浩作《高軌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發展問題》的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作《鑄新質生產力,打造柔性電子強國——厚植根部技術,孵化未來產業》的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蘇東林作《從電磁兼容到電磁安全》的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作《太赫茲高頻段通信》的報告,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總師陳勇作《商用飛機航電系統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報告,科學院首席專家何元智作《后星座時代的衛星通信頻軌管控》的報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李贊副校長主持特邀報告環節。
下午專題報告環節,邀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贊作《電磁空間深度認知與高效利用》的報告,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楊益新作《海空天一體化信息網絡》的報告,上海衛星技術研究院總師陳筠力作《民用P波段SAR衛星及長波長主動微波探測展望》的報告,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孔令講作《多雷達智能協同概念、問題與挑戰》的報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吳啟暉作《面向低空經濟的超寬譜多模態認知》的報告,航天科工集團二院未來實驗室、毫米波遙感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魏宇飛作《柔性可重構分布式協同電磁感知與對抗技術》的報告,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十三所領域總師沙明輝作《區域防空復雜電磁環境信火協同認識與思考》的報告。西北工業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王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學部副主任馬曉華主持專題報告環節。
21場專題論壇于6月22日舉辦,共邀請250余位專家就空天地海跨域協同應用場景下的態勢感知、通導互聯等需求,圍繞分布協同感知、電磁空間一體化、泛在智能組網、信息交互、拒止導航定位、綜合電子系統等專題作學術報告并開展深入交流研討。
第三屆中國電磁頻譜學術大會旨在為我國電磁頻譜領域科研人員與從業者搭建一個集學術交流、科研成果展示、轉化及應用技術合作的重要平臺。千余名電磁頻譜領域科研人員和從業者通過本次會議充分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及拓展合作。會議為促進我國電磁頻譜學術交流、學科發展、技術創新及產學研用融合創新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業內高度好評和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