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信號正常、電池電量充足、航線選擇正確、可以起飛”隨著巡視任務的一鍵下達,7月27日,一架多旋翼無人機開始按照規劃的航線和指令,在銅仁德江35千伏城區變電站上空開展精細化巡檢任務。這是銅仁供電局首次開展35千伏變電站無人機自主巡檢,也是貴州電網公司系統內首次采用無人機自主巡檢技術對35千伏變電站進行巡視,標志著銅仁供電局變電站智能運維進入新階段。
為執行好本次自主巡視任務,該局采取建模的方式為無人機提前規劃了100余個站內巡視航點,設備巡視內容包含斷路器、隔離開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變壓器、穿墻套管、絕緣子、避雷針及龍門架等變電站室外設備,能夠實現全站設備一覽無余;同時,還能夠對設備的細節部位進行紅外測溫和高清拍攝記錄,將“每一顆螺絲”盡收眼底,有效排除隱蔽缺陷和隱患的可能性,實現精細化排查。
據了解,過去要利用無人機開展變電站巡視,首要面臨的困難便是難以處理無人機飛行與站內設備之間的安全距離以及有效避障的問題,由于變電站內設備密集,巡視要點眾多,無人機需要對一臺設備的多個零件多角度“拍照”,稍不“留神”便會撞上設備,這就對巡視的質量和安全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
為解決好這一問題,該局變電管理二所和機巡中心工作人員根據變電設備運維策略的巡視要求,共同對無人機自主飛行的航線進行了“安全把關”,從細節入手明確了無人機的拍攝位置、角度和重點,并開展了多次現場試飛試驗,有效保證了航線質量和安全性;同時,此次無人機自主巡視采用了機載飛控模塊,首次實現了智能規避帶電設施,確保無人機在自主巡視過程中可以沿規劃飛行路徑飛行、自主調整飛行姿態、拍攝距離等,高效地完成電力設備的紅外測溫及巡檢任務。就效益而言,過去,一個運行人員需要花3.5小時才能完成1個35kV變電站的整體巡視,而在采用無人機自主巡檢后,巡視時間將縮短至三十分鐘以內。
接下來,該局將不斷探索無人機自主巡檢在輸、配、變電專業中的應用,建設無人機智能巡檢作業體系,不斷推進無人機巡檢業務規范化、作業智能化、管控信息化、管理精益化,全面實現無人機自主巡檢,推動電網的數字化轉型,提高設備運維效率和運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