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加快破解石油化工事故滅火救援難題,進一步檢驗、完善應急救援體系,提升應急救援能力,9月28日,北京市安全生產委員會和防火安全委員會在燕山石化烯烴廠開展石油化工生產裝置滅火救援綜合實戰演練。
演練災情設置為烯烴廠乙烯生產裝置分離區的汽化器封頭處,因封頭墊片老化造成乙烯泄漏爆炸,有人員受傷被困。在人員救助期間,因乙烯泄漏量較大,摩擦產生靜電,裝置區發生二次爆炸。爆炸產生的碎片向周圍拋射,造成三處裝置被碎片砸中破壞。
演練按照企業先期處置、“工藝+消防”處置、災情升級處置、力量聯合處置四個階段進行,各支參演力量在指揮部的統一指令下,出動相應力量按照分工進行演練。
企業先期處置階段,啟動裝置區—廠區—公司三級調度響應,及時上報事故信息,廠區7個應急處置組實施工藝和技術處置等;燕山石化專職消防隊到場。
“工藝+消防”處置階段,啟動房山區危險化學品事故二級響應,搭建區級現場指揮部,開展綜合研判,研究現場處置方案。轄區消防救援站首先到場,開展火情偵察、現場供水等支援工作;消防救援支隊前沿指揮部聯合燕山石化專家綜合研判技戰術措施;陸續到場的消防救援力量對重點部位開展冷卻、控火、隔離保護等。
災情升級處置階段,啟動北京市危險化學品事故二級響應,成立市級現場指揮部,按照北京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開展輻射環境現場監測、放射源監測、去污洗消等處置工作,并搭設遠程供水系統;各支參演力量按照分工開展冷卻滅火、驅散稀釋、堵漏排險等作業。
力量聯合處置階段,經指揮部綜合研判,待條件成熟后,命令各參演力量同時開展滅控火作業;明火熄滅后,搭建洗消陣地,開展人車物洗消,清點人員裝備,組織看護移交。
昨天的演練共調集97臺各類車輛、20臺機器人、15架無人機,共計413名人員參演。其中,單位響應力量24輛車、141名人員,消防救援力量33輛車、20臺機器人、15架無人機、152名人員,社會聯動力量40輛車、120名人員。
此次演練檢驗了北京市綜合應急救援隊伍響應程序、調動指揮機制及應急保障體系的運行情況,通過磨合多支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協同作戰能力和應急保障水平,提升了隊伍應對石油化工生產裝置事故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