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甄翔】俄烏局勢再度面臨升溫威脅。6日,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一座機場遭空襲后起火。此前一天,俄境內另外兩座軍用機場遭無人機襲擊,造成多人死傷。俄國防部指責烏克蘭發動襲擊。作為回應,俄軍對烏克蘭多地展開空襲行動,造成烏境內大范圍停電。有俄媒認為,對俄戰略轟炸機基地實施打擊可以被視為實施核打擊的條件,俄烏沖突可能會進一步升級。
烏軍“最深入的”一次襲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道,俄庫爾斯克州州長斯塔羅沃伊特當地時間6日7時許在社交平臺上表示,一架無人機襲擊了庫爾斯克市的一座軍民兩用機場,機場附近一個儲油罐起火。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火勢已得到控制。俄緊急情況部門當天表示,庫爾斯克機場遇襲后的過火面積約為500平方米。庫爾斯克州政府公布的視頻畫面顯示,從遠處能看到事發現場冒出滾滾黑煙。
這是兩天內俄羅斯的第三座機場遇襲。俄國防部5日發表聲明稱,烏克蘭軍隊當天早上使用蘇聯時期的噴氣式無人機對位于梁贊州和薩拉托夫州的俄軍用機場發動襲擊,襲擊造成至少3名俄軍士兵死亡。俄方表示,此次襲擊被俄防空系統攔截,俄方已擊落烏方無人機,墜落的無人機殘骸在俄機場爆炸,導致兩架飛機外殼輕微受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此次遇襲的薩拉托夫州恩格斯軍用機場停有可攜帶核彈頭的圖-95和圖-160戰略轟炸機,而梁贊州的軍用機場則停有空中加油機,可為空中轟炸機加油。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6日表示,基輔當局承諾繼續襲擊俄羅斯機場,并打算摧毀俄方指揮系統。他說,庫爾斯克、薩拉托夫和梁贊機場是參與打擊烏克蘭的俄羅斯軍事基礎設施,未來對俄方這些設施的打擊只會增加。他還談到,烏方將繼續對最近并入俄羅斯的地區軍事設施進行打擊。《紐約時報》5日援引一名烏克蘭高級官員的話稱,參與機場襲擊的無人機是從烏克蘭領土發射的,且至少有一次襲擊是在“機場附近的特種部隊”的幫助下進行的。
多家外媒報道稱,此次無人機襲擊事件是自俄烏沖突開始以來,烏軍對俄領土最深入的一次襲擊。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6日報道稱,梁贊州遇襲的機場距離俄烏邊界約500公里,距離莫斯科約160公里;薩拉托夫州遇襲的機場距離俄烏邊界約700公里;庫爾斯克市距離俄烏邊界約90公里。
俄軍展開大規模反擊
據俄新社6日報道,俄總統普京當天就保障國內安全主持召開閉門會議,俄總理米舒斯京、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國防部長紹伊古等出席。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表示,基輔政權公開宣布繼續恐怖主義行為的路線是一個危險因素。紹伊古同日在俄軍領導干部會議上表示,俄軍將繼續保衛在特別軍事行動期間“被解放領土”上的關鍵設施。
作為報復,俄軍從5日起對烏克蘭軍事指揮控制系統及相關防御設施進行了大規模打擊。據烏克蘭獨立通訊社5日報道,俄軍當天對烏相關基礎設施發射了新一輪導彈。烏空軍稱擊落70枚導彈中的60多枚,不過有4人在空襲中喪生。這是俄軍幾周來針對烏關鍵基礎設施發動的最新襲擊,襲擊切斷烏多地電力、暖氣和自來水供應。基輔以南地區、切爾卡瑟、克里維里赫和敖德薩等地也發生爆炸。雖然烏能源系統仍保持完整,但受襲擊影響,烏全國將實施緊急限電措施。烏國家電網公司總裁庫德里茨基6日稱,烏電力系統預計將在兩天內恢復。此外,俄國防部6日表示,俄對烏基礎設施的密集打擊中斷了烏國防產品的維修和生產,破壞了軍事裝備的鐵路運輸,并阻斷烏軍向前線輸送后備兵員。
另據烏獨立新聞社6日報道,12月6日是烏克蘭“武裝部隊日”,烏總統澤連斯基當天在社交平臺Telegram上發布的視頻中稱,他已抵達頓巴斯前線,與烏軍士兵一起慶祝這一節日。報道稱,在視頻背景中可以看到“斯拉維揚斯克”的石碑,它位于頓涅茨克基輔控制區。
“美國之音”6日稱,新一輪對房屋、建筑物和電力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導彈襲擊,凸顯俄羅斯迫使烏克蘭在隆冬季節失去能源、暖氣和供水的戰略。不過英國國防部5日表示,俄空軍在烏上空執行的戰斗任務數量“已大幅減少”,從最多時每天300架次已減少到“每天幾十架次”。英國國防部稱,俄羅斯空襲任務減少“很可能是由于烏空防高強度的持續威脅、俄軍機飛行時數限制以及惡劣氣候所致”。
沖突或將嚴重升級?
美聯社稱,在俄羅斯境內發生的這次前所未有的襲擊可能導致這場歷時9個多月的沖突嚴重升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烏克蘭或許通過此次襲擊向外界展示,它有能力打擊莫斯科。彭博社援引北約駐歐洲盟軍前總司令斯塔夫里迪斯的話稱,烏克蘭對俄機場的襲擊是俄烏沖突的一個危險轉折點,這些襲擊很可能會強化俄羅斯軍事行動的決心。
俄軍事專家舒雷金認為,此次烏方實施襲擊具有嚴重挑釁意味和示威性質,表明烏方已不想將戰爭局限于其本土及俄烏邊境地區,而是試圖將戰火擴散甚至深入俄境內。俄《獨立報》5日報道,根據俄羅斯核學說,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條件之一是:敵人破壞俄羅斯聯邦重要軍事設施,其故障將導致核力量反應的中斷。因此,對俄戰略轟炸機基地實施打擊可以被視為實施核打擊的條件。俄烏沖突可能會進一步升級。
俄《觀點報》6日援引俄軍事專家克努托夫的話稱,在俄對烏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前,俄后方機場得到很好的保護。沖突開始后,俄防空部隊的一大部分不得不被派往戰區,美國和英國的情報部門發現了這一弱點,并為烏克蘭無人機設計了路線。襲擊事件表明,西方的衛星能夠發現俄軍在哪些地區缺乏防空。因此,俄軍事領導人的重點應該是尋找儲備和資源,然后建立梯次防御。現在有必要從西伯利亞地區調派防空系統重新部署到戰略目標區。
烏克蘭《新時代》雜志網站6日援引烏軍事專家格拉布斯基的話稱,此次攻擊中,烏軍打擊范圍超出烏南部和東部約1100公里長的前線。烏軍深入俄境內發動攻擊展現了威懾力,表明烏軍有能力在戰場上取得更大戰果,為將來雙方談判贏得更大籌碼。
另一方面,烏克蘭的西方伙伴開始擔心烏方行動“過火”。美國《華爾街日報》5日報道稱,出于避免與俄方激化矛盾的考慮,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20臺“海馬斯”高機動多管火箭炮系統經過秘密改裝,無法發射遠程炮彈打擊俄境內目標。美方為烏方提供的是射程約80公里的配套彈藥。彭博社稱,西方伙伴將敦促烏克蘭不要實施更大規模攻擊,以降低沖突進一步發展以及北約直接干預的風險。報道稱,北約試圖安撫烏克蘭的方式可能是提供更多更高效的地對空導彈用于防御。俄聯邦安全局反恐部門前負責人古薩克認為,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情報和武器支持下,烏軍對俄機場等重要設施的襲擊能力大大提升,不排除未來仍有類似事件發生,俄軍有必要加強警惕和強化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