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調試完畢,可以起飛……”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海西供電公司西部運檢中心無人機班班長王偉名一聲令下,一架M300無人機搭載激光雷達呼嘯而過,直沖云霄。7月24日,國網海西供電公司在110千伏墾火牽Ⅰ回線路,應用無人機+激光建模技術開展輸電線路例行巡檢。
無人機+激光建模即通過無人機自身發射的激光束大范圍覆蓋掃描輸電線路通道,依據不同的信號返回情況,解算每一個點的空間坐標,構建點的集合。該技術具有高精度、作業靈活、建模效率高等特點,能夠清晰、精確的展現輸電線路的三維模型。
110千伏墾火牽Ⅰ回線路全長近53千米,共169基桿塔,輸電線路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河西農場,線路存在交叉跨越、同走廊、沼澤地等情況,環境復雜。“以往線路巡視我們主要依靠人工、可視化監控以及無人機手動巡檢,工作效率較低。”王偉名介紹,“無人機+激光建模就像是給‘千里眼’配備了一個‘智慧腦’,現在巡檢時,飛手不需要進行任何干預操作,只要發布命令,無人機就能根據三維建模編制的航線任務自主起飛、自主巡檢、自主返航,對線路各類設備進行360度無死角精細巡檢。”
“千里眼+智慧腦”的組合,可以近距離、多視角重點觀察檢測桿塔的盲區部位,充分發揮無人機靈活快捷、視角廣泛、工作效率高等特點,降低運維人員勞動強度和巡檢時長,提高巡檢質量和工作效率。
“無人機2分鐘左右就能掃描完成一檔距(兩桿塔中間的直線距離)輸電線路,相關建模軟件根據模型數據10分鐘就能精確生成三維模型。像這次110千伏墾火牽Ⅰ回線整條線路掃描僅用4小時就可完成,為輸電線路自主巡檢提供堅實基礎。”王偉名說,無人機自主巡檢不但可替代人眼對線路全方位、無死角進行巡查,還可利用紅外成像儀,精準判斷缺陷和隱患,為線路運行維護提供數據支撐,同時替代人力對山林、河流的跨越,大大縮短巡檢時間,減少作業風險。
據了解,截至目前,國網海西供電公司已對21條110千伏線路共2164基桿塔完成激光掃描三維建模工作。
下一步,國網海西供電公司將按照數字化轉型工作要求,持續結合一線人員工作需求,強化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充分應用“無人機+AI”技術組合,積極探索AI在巡檢圖像缺陷識別方面的應用,提升無人機巡檢圖像人工智能識別實用化水平,統籌搭建智能巡檢技術應用體系,不斷提高智能化運維水平,全力保障電網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