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23日電(馬永翔 黃弘帥)眼下,正值玉米種植田間管護的關鍵期,也是病蟲害高發期。廣西崇左市寧明縣農業農村局搶抓農時,積極組織農業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開展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并利用無人機開展高標準、高效率作業,推動“一噴多促”技術措施落實落地,確保今年秋糧增產豐收。
9月22日,在崇左市寧明縣城中鎮寨密村寨板屯玉米地里,農業技術人員將勾兌好的葉面肥裝入無人機的藥箱中。隨著螺旋槳的一陣嗡鳴,無人機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迅速升空,按照設定的路線,沿著玉米地勻速飛行,向下噴出均勻的白色云霧。短短幾分鐘,就完成了10畝地的葉面施肥工作。
智能無人機每天可噴灑葉面肥面積1000畝左右,用植保無人機防治病蟲害,不僅可降低勞動強度,還能緩解農業植保環節長期存在的“打藥難”問題。城中鎮寨密村村民方偉宇今年種植了10多畝玉米,目前有的玉米已經長得比人高,用人工打藥來防治病蟲害比較困難,效率低下。有了植保無人機,他對病蟲害防治信心滿滿。
“以前我們噴藥施肥需要人工到田地里噴灑非常辛苦,今天農業技術員用無人機來給我們免費噴藥施肥,讓我們農民收益很多,為玉米增產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方偉宇說。
寧明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寧候皇表示,組織開展秋玉米“一噴多促”,主要是加強玉米等農作物的抗逆性,促進灌漿成熟提單產,推動一產,穩定增收,為確保秋糧生長豐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據了解,寧明縣2023年玉米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4.54萬畝左右,除了發揮機械科技優勢做好病蟲防治外,農業農村部門還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到各鄉鎮開展田間管理技術指導,確保關鍵技術進到戶、入到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