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際低空經濟與無人系統博覽會暨第八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在深圳舉辦。大會設有46個平行論壇,其中,低空天路論壇作為行業交流論壇,此前已連續舉辦兩屆,今年的論壇更是火爆,現場座無虛席,論壇持續3個半小時,不少人堅持站著聽完全程。
在低空天路論壇上,中國民航局空管行業管理辦公室空中交通管制處一級調研員楊非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實名登記的無人機從2017年的37萬架,增長到現在的162.5萬架,且遠低于實際運行數量。今年1-3月,全國民用無人機累計飛行3592.6萬架次,同比增長了11.2%。
與此同時,截至今年3月底,獲頒發無人機運營合格證的已超過1萬家,累計批準建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17個試驗區和3個試驗基地,實現了城市場景、海島場景、支線物流和綜合應用拓展等典型運行場景和應用的覆蓋。
提到未來如何提升空域管理能力,楊非認為,需要解決兩個根本性問題:一是,要具備空域被監視能力,要確保低空空域內所有的飛行器都被識別,這依賴于有一個系統化、網絡化、數字化的低空航行服務,把航空器的位置信息、身份信息以及飛行動態數據傳遞給監管方,讓監管清晰了解無人機運行的過程。二是,具備空域保持能力。運行人通過電子圍欄等技術措施,使其使用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具備相應的空域保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