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網絡文章的追捧下,以色列儼然是一個“親華”國家,甚至還捏造出“二戰時期中國收留大量猶太人,所以以色列才會報恩”之類的虛假文章來佐證。但實際上,以色列在對華態度上大多都是“唯利是圖”,它的本質并不親華。以最近熾熱的中印邊境話題為例,與解放軍晝夜隔線對峙的印軍當中,就有不少是以色列對印出售的先進武器,其中就包括了具有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的偵察無人機和單兵導彈系統。這些武器目前都已經部署在了中印邊境,提高了印軍的作戰能力,增加了我方的對峙風險。
目前以色列對印度出售的無人機系統主要有兩款。第一款是“哈比”反輻射自殺無人機,這款無人機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沿著對方的雷達信號展開追蹤,然后以“自殺”的方式,炸毀對方的防空雷達或者防空導彈系統。這款無人機在中印邊境雖然很難起到全局的作用,但還是會對我方的雷達系統和防空陣地構成威脅,如果印軍使用合理的話,的確可以在我方防空圈內撕開一個“小口子”。在我方防空圈撕開“小口子”后,印軍再派出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對我方坦克裝甲車和步兵單位進行襲擊的話,的確能夠阻礙我方行進并造成傷亡。
另外一款無人機是“蒼鷺”,是以色列在融合人臉識別技術后,通過人工智能系統的處理,能夠精準錄入我方軍官人臉信息的偵察無人機。對于印度來說,如果能夠在對峙中首先區分出解放軍陣營中誰是士兵誰是軍官的話,那么在沖突爆發前就能準確掌握優勢。按照解放軍過去的沖突傳統,一旦身先士卒的軍官被包圍的話,那么后方士兵必然會不惜代價地去解救,這是印軍中極度匱乏的戰友情,印軍恰恰喜歡利用這點。去年加勒萬河谷沖突,印軍就是首先欺騙解放軍團長來談判,發起襲擊后,隨行的營長和數名士兵奮不顧身地解救。如果換在印軍,長官挨打士兵逃跑會是常態。
除了兩款無人機之外,以色列還向印度大量提供各種各樣的先進雷達系統。戰斗機使用的火控雷達,防空系統使用的預警雷達和搜索雷達,炮兵使用的反炮兵雷達等,都是以色列對印出售的熱門產品。與之相比,當年中國和以色列聯合研究預警機雷達時,以色列受美國影響斷然退出項目,使得中國不得不獨立完成空警2000預警機的研究。雖然后來的研發成果超過了原作,但是也讓中國雷達研究所的研究員們清晰認識到什么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但就是這樣的合作態度,仍舊有很多人將以色列包裝成“親華”國家,著實讓人寒心。
當然,憑借目前中印兩國在實力上的根本差距,以色列對印出售的武器很難發揮多大作用。或者說,以色列的這些技術在中國這里本身就是落后的。以人工智能為例,在全球范圍內只有中國有著獨到的研究,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最先進最成熟的谷歌公司,它的人工智能研究團隊就是在中國人的帶領下完成研究的。但是這樣的研究和中國同行比起來還相差甚遠,因為人工智能和人臉識別系統中國早就已經在民用產品上積累了相當豐富的使用經驗。中國公安系統的“天網”甚至將人臉識別應用到了刑事案件的破獲中,這樣的效果根本不是以色列和印度所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