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油菜花迎風搖曳,近處無人拖拉機正在翻耕田地,天上無人機播種、灑藥,處處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初春時節,湖北各地緊扣農時,開展農業生產,為糧食豐產打牢基礎。春耕備耕,透著濃濃“科技范”、新板眼。
無人農機 歡快耕耘
“跟往年的普通無人機相比,今年加裝了北斗系統的無人機好用多了,噴藥精準無死角,節約用水率達90%,節約農藥率達30%。”3月11日,鄂州市2022年油菜“一促四防”現場會在華容區段店鎮張灣村舉行,一臺臺加裝了北斗“天眼”的農機在田地間精準作業,無人機噴灑農藥環節贏得農戶嘖嘖稱贊。
今年開春,在棗陽市鄭莊村農田,5臺無人駕駛的深松機械歡快地工作,為即將播種春花生、春玉米做好準備。順輝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沈輝說:“這5臺都是安裝了北斗定位系統的深松農機,不需要人工駕駛,兩個人就能操控,2個小時完成深松,省時省力,深度25㎝以上,改良土壤效果好。”這樣的無人駕駛深松農機,該合作社共有85臺。
“我們只要在電腦上一點,就知道哪塊田種什么種子,需要多少肥,需要多少水。”枝江市百里洲鎮劉巷村農戶陳鳳蓮說,枝江市政府與中化集團聯合打造“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以后,現在是種地不下地,種田不下田。”大田里,智慧拖拉機筆直前進。這些拖拉機在配備北斗智能系統后,能自行規劃最優線路,犁田的深度也更加精準,耕種效率大大提升。
據統計,今年春耕,全省各地共投入90多萬臺農機。除了數量增加,今年湖北農機在智能化上下足功夫,無人駕駛拖拉機、自動犁地機、無人機播種全面推廣,2萬多臺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農機大顯身手。從耕到播,各類農機縱橫馳騁,一幅“智慧農機春耕圖”在荊楚大地廣袤的田野上徐徐展開。
直播授技 線上答疑
“汪技術員,施肥怎么保護土壤?”“今年買種子要注意哪些問題?”“無人機播種怎么提高效率。”正月一過,年味剛剛散去,谷城縣農技中心專家汪三國就格外繁忙,“線上”備耕的熱度不亞于田里。
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透露,各地充分利用手機直播、農業推廣站長群、鄉鎮工作群、種糧大戶群等微信群,一級一級進行線上技術推廣和技術咨詢服務。
“改用微信群后,一天能同時給上百個農戶送技術,即時溝通,隨時解決問題,大家都紛紛點贊。”汪三國介紹,疫情防控期間,改變了以前現場集中授課的形式,以手機微信互動為主,結合線下指導。“去年我按照專家的建議,在苗期深松同時,每畝深施氮肥,效果特好,保護生態又增收。我今年準備再加30畝田地。”種糧大戶陳秀國說。
全省數千名農業技術專家依托“云端”平臺,為農民開展作物病蟲害遠程診斷服務,在線為大棚蔬菜、油菜等作物提供技術指導,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多期春耕農業實用技術直播和荊楚農時課服務,指導全省農業春耕生產。
除了專家在線上答疑解惑,為了打好糧食第一仗,武漢、襄陽、黃石、咸寧等地農業執法部門還在互聯網上設立了假劣農資舉報專區,受理收集各類線索。省農業農村廳派出5個工作組,結合舉報線索,指導全省農業綜合執法改革、農資打假等工作。截至3月10日,全省春季農資打假共出動執法人員1.2萬人次,檢查農資企業商戶7800戶次,立案查處96起。
手機一點 農資送到
“農資、種子運銷問題都很好解決,我只要在微信上報個數,代購就會幫我送上門,價格還很公道。”監利市黃歇口鎮精華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畢利霞,對線上購買農資非常滿意。
畢利霞是當地有名的“女糧王”。2014年合作社成立至今,育秧、機插、配肥、機收、烘儲等水稻生產社會化服務面積已達8萬畝。
農情調度顯示,今年我省早稻計劃播種面積200萬畝左右,比去年有所增加;今年越冬小麥和油菜種植面積總計在3300萬畝左右,比去年增加100萬畝左右。
“預計今年湖北省春耕期間化肥需求量約為300萬噸。目前全省社會庫存量約為200萬噸,供銷系統各種肥料庫存107.2萬噸,加上今年3~5月省內可生產化肥300萬噸左右,綜合考慮調入調出因素,預計春耕化肥總體供應充足。”湖北省供銷社副主任梅勇說。
湖北農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春耕期間省內各市、縣農業生產如有應急需要,列出所需品種數量和送貨地點,3天內就可調運到位。暢通農資供應“最后一公里”,還需打好“組合拳”。我省農業、供銷、交通、公安等多部門配合,加強農資儲備和調運,充分利用現代物流技術和手機網絡信息,確保農資及時到店到村到田,同時配合公安部門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等違法犯罪行為。
“克服疫情影響,全力保障春耕物資的供應”,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省農業事業中心主任黃國雄近日在全省農機春耕備耕部署會上表示,全年農業發展的首要一戰就是抓好春耕備耕,只有全力抓好春耕備耕,壓實糧食生產責任,形成合力,才能奪取全年農業生產的全面勝利。據了解,省農業農村廳已分批次派出多個工作組,分赴全省各地指導春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