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四川在線記者從四川騰盾科技有限公司獲悉,由該公司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雙尾蝎無人機,7月10日至12日,在甘孜康定機場成功完成了“大型高空全網應急通信無人機平臺”的高原測試和飛行驗證。
7月10日—12日,“四川造”雙尾蝎無人機在甘孜康定機場成功完成了“大型高空全網應急通信無人機平臺”的高原測試和飛行驗證。
據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透露,這是全球首次在“高海拔”地區、“無信號”區域等復雜自然環境與真實應急條件下,完成無人機搭載空中基站實現全網應急通信的“實戰”測試。該試驗驗證了無人機平臺和通信裝備應急保障能力,為下一步規模化、實戰化使用積累了真實的數據與寶貴的經驗。
在海拔4238米的甘孜康定機場,雙尾蝎無人機從這里起飛,開展高原飛行驗證測試。無人機抵達無通信網絡覆蓋的現場指揮部上空后,在半徑4公里的任務區域內盤旋并提供持續通信信號。
在海拔4238米的甘孜康定機場,雙尾蝎無人機從這里起飛,開展高原飛行驗證測試。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溫馨提示】尊敬的用戶,您的手機已通過固定翼無人機高空基站接入通信網絡,可為您提供實時語音和短信服務。祝好!”當無人機飛抵任務區域并開展應急通信作業后,30至5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中國電信、移動、聯通手機均從無信號狀態恢復,陸續接收到這樣的提醒短信。
任務區域內,手機的短信收、發功能,微信傳輸文字、語音和文檔功能,以及電話主、被叫功能全部恢復,飛行驗證工作圓滿成功。
無人機抵達無通信網絡覆蓋的現場指揮部上空后,在半徑4公里的任務區域內盤旋并提供持續通信信號。
據悉,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于今年2月啟動了“大型高空全網應急通信無人機平臺”項目,并于6月20日在自貢鳳鳴通用機場使用雙尾蝎無人機,成功組織完成“大型高空全網應急通信無人機平臺”項目的技術驗證測試,實現了全球首次利用空中基站完成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全通信網絡覆蓋和服務。
此次,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再次組織“大型高空全網應急通信無人機平臺高原飛行驗證測試”,模擬甘孜州康定市雅拉鄉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受災區域道路、電力、通信全部中斷,常規應急通信車輛和裝備短期內無法到達災區。為及時打通搶險救災“最后一公里”,確保“生命線”暢通,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緊急調度雙尾蝎無人機飛赴災區,為災區提供應急通信保障服務。
據介紹,此次飛行驗證測試使用的雙尾蝎無人機,翼展20米、機長10米、機高3.1米,最大航時35小時、最大航程7000公里、最大升限10000米,最大速度280公里/小時,是全球首創的雙發大型高端無人機系統。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高原高寒地區實戰場景下的飛行驗證測試,進一步豐富了大型無人機直接參與應急通信的應用場景和使用內涵,對于大型無人機深度融入應急通信體系具有極強的啟發意義和示范效應。